故陶隐居欲于十剂之外加寒热二剂,愚所着《本草备要》,则以热药为燥剂,而以行水属通剂矣。 余曰∶风为少阳,又为厥阴,在六气犹未纯阳,若临证主方处治,辛热固不可用,如辛凉发散之剂,用之未为不可。
经谓∶三焦者,决渎之官,水道出焉;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故湿生于内者,令人水泻;湿并于大肠,故小便不利,白术燥而淡,燥则能健脾,淡则能利湿;茯苓甘而淡,甘则能补中,而淡亦渗湿矣。
治虚寒泄泻,米谷不化,肠鸣腹痛,脱肛,及作脓血,日夜无度。 人参、黄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陈皮,皆补气药也,荣血不足而补气,此《大易》之教,阴生于阳之义也。
三石所以清六腑之热,五苓所以利三焦之湿。煎,去渣,内饴糖一升,微煎,温服。
膀胱为太阳本经,曰热结下焦,曰少腹硬满,曰小便自利,皆膀胱之证,故总结曰∶随经瘀热也。虽十二经脏皆能为疟,而脾胃受伤者实多,故仲景小柴胡汤人参、甘草、半夏、姜枣,皆脾胃药,其治少阳,独柴胡一味而已,严氏宗之,故以小柴胡加减而立清脾饮,是明从脾胃论治矣;刘氏之论,亦主脾胃内伤,乃不敢翻子和之案,以为非脾病,恐不然也。
又法∶盐水洗净,鸡涎或粪涂之。丹、栀能泻,所以伐其实也。